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孩子有 “教养危机” 么?

2016-01-10 小花生网

檩子:前段时间在美国发生了一件引起全国热议的新闻。在一家叫作 Macy's Diner 的餐厅里,一个21个月大的小宝宝发了一阵子脾气,餐厅老板便当着众人的面训斥了这个孩子。孩子的父母非常生气,于是就在Facebook上发文投诉。餐厅的老板马上作出回复,很快,双方之间的争论变得火药味十足。


他认为,根本就不应该带孩子进餐厅。不得已要带孩子外出吃饭,那就要教会小孩像大人一样安安静静地用餐。没想到,这家餐厅的老板居然获得了大量网友的支持。


2年前,一家台湾餐厅大概也是因为饱受熊孩子的骚扰之苦,竟然贴出一张告示:“如果你不能好好控制你的孩子,请你们不要进来用餐”。此告示一出,不少新手妈妈气结,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力挺店家。


可能这位作者也被公共场合的熊孩子们惹恼了,写了这篇文章,谈教养问题。作者谈的主要是有些中国孩子在海外旅行或求学期间给她留下的一些 “缺乏教养” 的印象(不是说其它国家孩子没有这个问题,而是说中国孩子这个问题比较突出)。言辞虽然尖锐,檩子觉得,作为一种提醒,也是不错的。


不过,檩子在这个问题上的亲身感受倒是和作者稍有不同:


1、檩子生活在咱们魔都上海,观察下来,大多数90后,00后孩子真的非常 Nice;说实话,比咱80后,70后,60后 ... 都更温和、有礼貌,说话声音普遍也都比较低柔。上了地铁后,给人让座的也是这批孩子。檩子有点难以想象这批孩子出国后都变成了大声尖叫的新新人类?


2、我的一位朋友和我聊过这个问题。他家礼仪是学了不少的,基本礼貌也数次教给了家里的两个小孩子。但是在公共场合,两小孩分贝还是比较高。后来他想明白了:国内的公共环境普遍比较吵,尤其是热门餐馆,说话声音低对方就听不见啊!所以,水涨船高,说话声音自然就越来越高 ... 也许去了国外后,习惯一下子也改不过来。以后慢慢注意就行了。


不知道你看到的现象,是不是也差不多?




谈谈中国孩子的教养危机

文|卢璐


“中国人的教养‌‌”,在国内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每次扯出来的结果,就是吵成一坨。不过,我还是要说一说 ...


我们去国外旅行,遇到的中国旅客,也都是安安静静彬彬有礼的模式,英文流利,相处愉快,除非……


除非他们带着孩子!


巨大的餐厅里面坐满了各种颜色的客人。不远的一桌子是两家中国客人,两对父母和三个八到十岁的孩子。


在整个进餐过程中,三个孩子几乎没有坐到椅子上。你追我赶,大呼小叫,一圈一圈地转着满地跑,跑一会儿来吃口,转头再跑。


父母们本来讲话声音并不大,但是为了让孩子听见,不得不扯着嗓子喊。这里成了一个球状的噪声源。整个餐厅的客人都在往这里翻白眼。


两个父亲对着脸边吃边聊天还哈哈大笑,这一切都和自己没有关系。母亲们高分贝的招呼孩子们吃肉,吃主食,吃水果,但是没有听到一句说,你们要坐好,你们不要吵。


更远一点有一对中国父母带着一个和思迪差不多大,五六岁的孩子。孩子整个人瘫软地歪在父亲对面的椅子里,妈妈把水果切成小块,喂到孩子的嘴里面。那个孩子绝对不是残疾,吃完饭往外走的时候,一蹦三跳,快得很。


那位妈妈在切水果的时候,有点惊讶地看着,思迪和子觅(注:作者孩子名字)安安静静地各自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思迪自己已经可以用刀叉,切她盘子里面的火腿和鸡蛋。桌子对于子觅来说真的有点高,子觅要跪在椅子上,自己拿着叉子吃我们帮她切好的东西。


说这话,我没有特别夸我家孩子的意思。


隔壁桌子是家有三个孩子的俄国人。大的两个坐在桌子上自己用刀叉吃,一岁多那个坐在婴儿椅上,用手抓着妈妈切好的食物,自己吃。


再过去的一桌是英国孩子,也是坐在椅子上,自己吃自己的盘子。


对面是一对胖胖的捷克父母带着一个长头发的孩子。孩子不想再吃了,盘子收到一边,妈妈撑开IPAD,孩子端坐着看动画片。


每个人都知道,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在桌子上硬挺着坐那么久。


思迪子觅坐烦了的时候,会问询,‌‌“我吃饱了,是否可以离开桌子?‌‌” 我们按照我们吃饭的速告诉她们,你们需要在桌子上等待一会儿,还是你们可以去某个区域玩。


在亚洲,餐厅里面总有无所事事的服务生可以陪着她们玩一会儿,等我们吃完,开心的笑着说再见。


为什么只有中国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时候,不能够坐在椅子上自己吃?要四处跑着,尖叫着追着赶着喂着吃?


大家一起乘船出海。有个七八岁的中国胖小子,平日估计上过英文课。见到卢中瀚,一步冲过来拦住我们的路,超高音贝喊,‌‌“where are you from?‌‌”后面的父母满脸的欣慰,英文班钱付的真值得,儿子大胆敢开口和外国人说英语。


中午自助餐,他跑过来插队,用没有变音的男声尖声的喊,‌‌“Bananas,Bananas‌‌”。服务员给他拿了香蕉,端着就走了,原来英文他不会说‌‌“thank you‌‌”。


国庆节期间,坐着飞机来星级海滨度假酒店消磨的父母们,在国内肯定不是没有受过教育,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贫民。


也是同类的父母,肯付着每小时一百块甚者两百块的高价,逼孩子们去学习英语,国学,奥数,钢琴,芭蕾舞。


可是为什么没有父母可以言同身教的让孩子学习一下教养?


教给孩子,和别人讲话之前,先说‌‌“hello‌‌”;


告诉孩子,自己独立安静的坐着吃饭;不要拿自己吃不完的东西;不要在公众场合尖叫着奔跑;不要插队;


要求孩子,用每个周末花了大价钱学的英语,对着你微笑服务的员工说:谢谢和再见。


这比奥数还难吗?这比五线谱还复杂吗?这比英文语法还繁琐吗?


现今中国,没有教养的熊孩子,比比皆是。每次说到这个话题,都会有人跳出去来摊着手耸着肩说,‌‌“这就是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我痛心至极,却无可奈何。‌‌”


是的,现今社会有一个畸形的现象。孩子是父母在生,是祖父母在养。


老人养孩子这个选择,有的人是生活所迫,有的人是乐的轻松,有的人被老人逼迫,有的人是天伦之乐。总之各有各的理由,各图各的好处。


‌‌“子不教,父之过。‌‌”


没有人说过,养不教,爷爷奶奶的错。


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养孩子都是一个耗费体力,消耗精力,大笔花钱辛苦的工作。有老人可以帮忙,已经是分担工作,但是不能因为有老人帮助,就放弃了自己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生而不养,请不要生。实在没有办法承担责任,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种种有效的措施,可以享有没有负担的快活。


我们去硅谷的计算机博物馆。闭馆的时间已经到了,大家都被清场到纪念品商店里面。


涌进一组五六个中国的学生,女生都背着叫得出牌子的包包,男生都穿着认得出牌子的体恤。 从他们进来后的五分钟之内,我明白了,每个人在这里都买了什么,到了美国大概花了多少钱,哪个家里最有钱,哪个家里最有权,哪个女生喜欢哪个男生 ...


知道别人隐私是件沉重的事情,尤其还是不想知道,硬被别人在耳朵边上喊着告知。


比起讲中文的张扬,讲英文的时候,语调一下子就低了有八个音调,含含糊糊的像是含着个鸡蛋。


在这种死贵的纪念品小店里,他们之间,照常举行着炫富比赛,每个人都买了非常非常多的东西。


他们走后,小店一下子清净了下来。收银太太一直绷着的脸也松缓了下来,长舒一口气,对我和我后面的一两个顾客说,‌‌“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


一时间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同样的表情,超越了语言和文化。


战争,疾病,贫穷,吃不饱,穿不暖,对于今天的九零后,零零后或者如子觅这种一零后,基本上算是天方夜谭。


中国用了三十年赶上欧洲一百年的经济发展。可是中国的孩子,还是高声尖叫,推搡粗鲁,完全没有意识到除了自己,原来还有别人活在旁边。


除了有自闭症的孩子可以永远冷静乖巧。所有正常的孩子都需要一段高声尖叫释放能量的时段。


早餐过后,游客们都聚在游泳池边。捷克的孩子带了水球,英国孩子,澳洲孩子,俄国孩子,马来孩子,还有我们不会讲英语的思迪子觅,笑笑闹闹的玩成一团。


儿童的友情,不需要语言沟通,不需要熟人介绍,喜欢就好。


可是身价百倍,精通奥数,钢琴十级,跆拳道黑带,英文犹如母语的中国孩子们却被冷落到一边。


这个世上,优秀之外还有一种东西叫做修养。


所谓的修养,就是让你看起来和蔼可亲,让人心生喜欢,同你亲近,想和你一起玩。在无利可图,没有利益和好处的儿童世界里面,选择非常明显。


也许你会说我苛刻,他们只是孩子,何必计较?


就是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聪明,他们优秀,他们可以有未来。


作为成年人,如果选择了有一个孩子,请你承担自己的选择。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被关注,被抱在膝头,温暖的呵护。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习,需要发展,需要尽可能的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聪明优秀的人。


每一个孩子在长成成人之前,也需要有人让他明白人类社会的典承习惯,让他遵守规定,让他友好待人,让他彬彬有礼,使他让人心生亲近。


有教养可以离幸福更近。


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树,达到静待花开的美好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有人已经剪过枝,施过肥,浇过水。一切就绪,方能静待花开。


否则就变成了守株待兔。


文章来源:网络




檩子补充一下:有网友总结了为什么孩子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外出就餐时比较吵闹,并分享了一些有用的应对措施,大家看看:


为什么“不乖”?


1、孩子的经验少,餐馆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极强的新奇刺激。


2、无论在哪里,孩子的行动目的都相对简单:如果饿了,他就要填饱肚子;如果不饿,他就要玩。成人冗长的就餐过程,的确对孩子来说难以安静渡过。


3、健康的3岁孩子多半好动,能安静10分钟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是除了吃快餐,有谁能在10分钟内解决在餐馆就餐的问题呢?


4、在家里,孩子往往是备受关注的中心;在餐馆,出于社交的需要,父母可能会忽略孩子,孩子也自然会找到他能够吸引父母关注的办法。


5、出于社交需要去餐馆就餐,通常不会考虑孩子是否真的饿了,点的餐也较少考虑孩子的口味,一桌成人认为丰盛的菜肴,可能孩子并不感兴趣。


怎么办?


1、避开就餐高峰,选择非高档餐厅最明智(那里的气氛要求比较高!)


2、随身携带孩子喜欢的物品,如童话书、画笔、玩偶、iPad等,让他有事可做,避免长时间、枯燥乏味的等待。


3、 该放弃时就放。孩子吵闹起来,假如直觉告诉你孩子无法保持安静,也许离开是最好的办法了。


4、重视平常用餐礼仪的教育,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儿童的十项最基本餐桌礼仪


1. Never complain about the food you are served.

不抱怨人家给你准备的饭菜。

2. Never talk with food in your mouth.

咀嚼饭菜的时候不开口说话。

3. Never interrupt others while they are talking.

别人谈话不随便插嘴。

4. Always put your napkin in your lap.

把你的餐巾放在膝盖上。

5. Always wait until everyone is seated and the prayer is said before beginning the meal.

要等到每个人都上桌并完成饭前祈祷后才能开始就餐(祈祷,不适用于非宗教家庭,但最好也是要等到大家坐定后家长宣布开始吃饭才能动手)

6. Always say please and thank you.

随时说 “请” 和 “谢谢”

7. Always pass the salt and pepper together.

递给别人调味品的时候,盐和胡椒要同时递给对方(这一条不适合中餐)

8. Always ask to be excused if you need to leave the table during the meal.

如果就餐中间你要离开桌子,必须打招呼。

9. Always stay seated until excused at the end of the meal.

好好坐着,直到就餐结束,或家长同意你离开饭桌。

10. Always say thank you to the cook or host.

向给你做饭的厨师或招待你的主人表示感谢。


大多数好像也不难做到!


有啥想法?欢迎评论


推荐阅读:





如果对这个故事系列不太了解,请点击:为什么全世界小孩都热爱这只和好多英国国王同名的小猴子?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公众号: xiaohuasheng99

每天推送国内外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周一:国外优秀教育资源推荐

周二:国内外实用有趣的教育方法

周三:英文原版经典童书团购

周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中文优秀图书

周五:电影、动画、音乐、纪录片

周六:美好生活画报

周日:引发深度思考的教育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